课程内容
中国室内设计周趋势发布分论坛之
住宅产业及环保健康趋势论坛
在快速城市化和社会技术转型情境下,城市和我们生活、工作、交往的空间面临巨大的挑战。建筑空间中人类的健康和福祉,成为不同行业和领域关注的议题,也是来自更多用户迫切的需求。
设计能为实现更健康的建筑空间做什么?它如何去促成建筑空间中的健康体验?技术尤其是智能物联网相关技术如何为满足人们的健康和福祉发挥重要作用?品牌如何通过技术和商业创新探索健康基础设施的解决方案?设计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导向更具弹性的适老宜居社区?设计教育如何响应对通过设计实现既有利于环境也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建筑空间的要求?
演讲嘉宾:
邓文彬
梁志天设计公司首席顾问, 在建筑、城市规划和设计各领域有逾30 年的工作经验。他是香港建筑师学会和香港规划师学会的资深会员。在2002 年,邓先生同时是这两个专业学会的理事,被委任成立香港城市设计联盟,并担任首位召集人。2010 年,邓先生成为香港城市设计学会的创会理事,并在2016 年成为该会会长。
汪祖华
健康设计,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在定义上是这么定义的。健康是体格、精神和社交上完全幸福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疾病或者是赢弱。可以看出来,精神更重要的是精神、社交层面的一些体现。
Delos怎么体现房地产或者是建筑本身的健康设计呢?我们才用的一种方法,是基于循证研究的支持。它把健康研究,通过不同的科技,加上建筑方面的一些理念,再加上我们的一些美食设计,把多方面的内容做了融合,重塑了我们健康方面的思考方式。前面邓设计师讲到了十个概念,其中包括空气、水、光线、环境、材料等都是跟设计相关。但是现在也提到了营养、精神、设计,为什么呢?我们对于健康的理解,你们会发现,我们做设计其实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建筑本身,包括任何的室内室外环境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只要跟人相关的内容,都是我们作为健康设计考量的一个范围。
姚栋
同济大学建筑城与城市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学术发展部副主任自1997 年开始从事城市形态学和公共空间研究,2000 年开始老龄化与空间研究,姚栋是“原居安老”理念在国内最早的倡导者;全龄宜居社区的研究与实践者。
目前实践重点包括城市设计和社区规划,研究重点是健康城市和智能养老。
分享团队的一些研究的成果,讲的这个题目叫做健康促进,迈向全龄宜居社区,演讲有四个部分的内容来组成,用时20分钟,会有一个8分钟的记录短片跟大家进行分享。
陈 静
陈静于2010年加入GIGA循绿,担任客户经理一职,主要负责RESET项目咨询工作,并就材料和项目的RESET标准对外进行培训,传播相关理念以及战略。曾参与Glumac 办公室的LBC认证、RESET认证的咨询工作(亚洲首个LBC认证,全球第一个RESET认证)。陈静是GIGA循绿材料挑战赛的主要组织人员。
以往的绿色认证会有一个清单,你按照这个清单做,相应的得分。而RESET是以目标为主导的认证,就是它鼓励你的创新,不限制你设计的范围,但是它要看你的目标,你的最终目标是否达到了健康的要求。
张 铭
吉博力中国销售总经理
吉博力1874年到现在,我们一百多年一直跟水在打教导。说到水跟健康的关系。大家知道住宅里面,除了空气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水,大家可以看到,建筑里面没有水的话,要么是陵墓,金字塔。如果屋子里面没有水的话,没有电可以过珠光晚餐。下班前如果物业公司打电话来说,家里停水了,那你要住到酒店里面了。因为你回到家里没有办法洗脸,没有办法洗澡,马桶里面只有最后一次冲水的机会。所以水对于建筑非常重要。它跟健康的关系。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你的用水,就是你的给水系统,一部分是排水系统。
许安江
2018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华南-都灵理工大学联队设计总负责分享我们学生团队为主导建成的一个建成项目。长屋计划。
这个竞赛要求各个赛队在山东德州建造一座三层或者是双层的零能耗住宅,也就是用太阳能发电达到整个房屋的能源平衡。

推荐课程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室内设计6+”
434234人 在学习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东莞佛山)年会
328008人 在学习

室内设计6+ 第九届联合毕业设计
699人 在学习

全国BIM技能等级考试一级证书直通班
107034人 在学习
作业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