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新时代·新史学·新观点——当代建筑史学人系列讲座》第4期


Lead


从04年刘思铎老师跟随她的导师陈伯超教授一直进行沈阳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从最开始的建筑的个案入手到对建筑类型的建筑的用建筑学的语言的解读,包括建筑的特点,建筑的样式,建筑的风格,再到对建筑师的成长的过程和它的从业环境的分析,到现在对建筑技术的传播途径的研究,不断发掘沈阳在近代建筑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独特模式和特点。


追究沈阳独特的原因,和它很深厚的历史的发展的脉络以及地域的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刘思铎老师就通过介绍近代1858年到1931年期间沈阳城建筑文化的变迁,让大家感受沈阳独特的建筑文化特色。


壹|沈阳城古代史简介



从辽代到元代到明代,沈阳城城市演变格局


明辽东全图


1619年,努尔哈赤攻下了辽阳之后,将原都城赫图阿拉城迁至辽阳。

努尔哈赤迁都到沈阳之后,还是在明原有的这个城址的基础上,他做了两个工作,第一个修建了罕王宫。

第二个城市建设的举动是修建了十王亭,是沈阳故宫最具特色的办公场所。



1631年皇太极执政时期,他进行了一个城市的大规模的一个建设。



皇太极所进行的城市规划的整个大的改革之后,城市的街巷图出现了。



康熙执政期间,为了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康熙定规在沈阳城外修筑一个近似圆形土墙,我们叫它“郭”,内城外郭的时期,盛京城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格局。



贰|沈阳城近代史的开端


历史上将1840年作为近代史的开端,但是从建筑史学研究来讲,建筑近代史研究以1858年为沈阳城的近代史开端,因为在这个时间阿牛庄营口开埠,真正的西方外来文化开始进入到沈阳,它的建筑的文化开始出现了变化。截止点定在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整个的沈阳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沈阳的执政党进行了一个彻底的一个转换。


内外同构背景下的传播动力与契机

(1858年——1911年)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牛庄成为为通商口岸,英国人得以在内地游历和通商。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主教教士在沈的自由传教,也对当地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传教士满洲基督教长老会司督阁爵士


受西方文化影响建造的西式建筑。

建筑文化传入特点:

1、传入重点:重形式——功能与技术

2、传入观念:适应性——改变与创造

3、引入强度:潜入式——高调与治愈


奉天旧照



1872年2月,英国罗约翰牧师在奉天东关修建基督教堂——东关礼拜堂


盛京施医院


1900年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针对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外来文化他们对西方人的建筑进行了非常毁灭式的破坏。1905年到1907年,整个的清朝末年政治体制开始改革,大量的新兴的建筑类型开始出现。


当时在沈阳老城区内最高的一个建筑——小南天主教堂


由法国巴黎大学毕业的梁亨利神父设计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


经过义和团运动失败,中国政府收到西方坚船利炮的攻击,中国政府的骄傲意识土崩瓦解,思想上开始惧怕和推崇西方人。


建筑的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就从原来的仿中式或近似中式转变为西方建筑文化是被引进的被推崇的。

1911年重建育婴养老院

‍‍

奉天学务公所


奉天大清银行


奉天女子师范学校


革命与建设

(1912年——1928年)


1912年到1928年期间,奉系军阀执政期间,沈阳城作为全国一个很重要的军阀统治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政治:以奉抵华,中日对抗

2、经济:以工为主,以商养军

3、交通:以轨代船,陆争水艳



市政建设方面,1923年左右,沈阳成立了奉天使,引进了有轨电车,有了柏油马路,有了地下排水设施、路灯等,这个时期引进了一些现代城市规划的理念。


在军阀统治时期也是沈阳的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市井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街商业街,是皇太极最开始城市规划改革时定的那一条街,在清朝叫四平街,取名是四季平安之意。

‍‍

中街的建筑特点是:南面建筑是低的,北面建筑是高的。



用我们现代的城市规划理念来看,它首先是保证了这个街市的光照,冬季也能挡住寒风。


从当时城市规划角度,中街在沈阳故宫前面,建筑退让了故宫的保护范围,不会对故宫有视线遮挡,满足了当时建筑限高的要求。


这个时期的沈阳建筑的流行要素是:屋顶花园


对建筑教育和建筑师的重视,也使沈阳的城市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沈阳的政治经济的一个局势相对全国来说比较稳定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就受邀到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学的专业,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却是现代建筑学教育的一个开端。


基泰工程司首席设计师-杨廷宝


杨廷宝作品——京奉铁路沈阳总站


同泽女子中学


杨廷宝先生进行建筑作品分析的时候,他会用一系列的这个比例尺度关系来进行论证这个关系,就是完全符合宾夕法尼亚大学培养出来的这种学院派的那种尺度感。这也是早期的建筑设计的一个倾向。


现代城市建设

(1929年——1931年)


建筑文化发展特点是:

(1)城市与市政建设

(2)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的自主引入

(3)功能需求催生技术的成熟。

(4)专业人才的出现与培养

(5)建筑教育的重视与推广


钟楼


东三省官银号

边业银行


END


在短暂的这几十年期间,沈阳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如果把这个范围视域再放大到沈阳这个城域范围内,包括其他的板块,我们甚至把它放在全国的大的背景下,我们会发现文化的转变促进了现代生活的城市的生成,今天的生活又会促使明天的城市的变化,我们要找寻我们需要传承的文化是什么?我们需要变革的文化是什么,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文化自信,才能够真正做到建筑史学人想把我们的史学观念传递给大众。


《新时代·新史学·新观点——当代建筑史学人系列讲座》系列讲座


学术召集、学术主持人

黄元炤


演讲嘉宾

钱毅、罗晶、段建强、刘思铎、刘亦师、张向炜、郭华瞻、郝石盟、郑红彬、慕启鹏


点击图片获取系列讲座详情


  • 是静静呀 我要评价

    任何建筑都离不开历史,离不开文化。

    2019-01-22

  • 凉拌荔枝冰沙

    听刘老师的讲述,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这些历史,亲临了这些建筑,生动而有趣。

    2019-01-22

发表评价

综合评价:
  • 视频画面清晰
  • 实用性很强
  • 简单易懂
  • 互动性强
  • 赞一个
  • 有收获
  • 老师也很棒
  • 提交

    讲师介绍

    刘思铎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东北近代城市建设史研究、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专著:《沈阳近代建筑史》(合著)、《沈阳城市建筑图说》(合著)、《沈阳都市中的历史建筑汇录》(合著)、《外国城市建设史》(合著)、《中国传统建筑特征解析与传承实践-辽宁卷》(参编)、《辽宁吉林黑龙江古建筑(上、下册)》(参编)、《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一)》(参编)发表学术论文21篇,共参编图书9册,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获建筑学会颁发的全国人居经典综合大奖1项;获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建设厅颁发的勘察设计三等奖1项入选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青年人才库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博士学位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硕士学位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学士学位